度生网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搜索
度生网 网站首页 人生 哲理故事 查看内容

慈悲喜舍是真爱

2016-12-29 16:06| 发布者: admin| 查看: 1269| 评论: 0|来自: 网络

摘要: 慈悲喜舍是真爱,是人与人之间最良好、最具建设性的关系。成熟的爱是在保存自己的完整之下,与别人建立合理的关系。它是从生命中流露出来的完美情感,是沟通彼此的力量,是人类互助、友爱、慈悲的根源。成熟的爱是在 ...
慈悲喜舍是真爱,是人与人之间最良好、最具建设性的关系。

成熟的爱是在保存自己的完整之下,与别人建立合理的关系。它是从生命中流露出来的完美情感,是沟通彼此的力量,是人类互助、友爱、慈悲的根源。成熟的爱是在彼此关怀中结合成为一体,但每个人仍旧保持了自己的独立、自由和完整。这种爱的特性是给予(舍),而非占有;是喜悦赞叹,而非妒嫉毁谤;是慈悲,而非对立。给予对于人类的心灵具有特殊的意义,它是自己能力的最高表现。因为只有内心真正丰足的人才可能给予;同时也只有在给予中才能体会到自己的富饶和存在,它使人感受到生命力、喜悦和满足。和给予相对的是剥削和囤积,它在心理活动上表现出贪婪和贫穷的反应。

贪求美色财利是“爱欲”;乞求神恩和寻求别人给予爱是“爱著”;为了别人赞美而行善是“爱法”。这些都具有剥削和占有的本质,都不是真爱。

给予是人类心灵的一种需要,但是有些人因为贪执,想囤积,倾向于自我防卫以致不能给予;有些人则因真正的贫穷而无力布施,以致不能享受给予的快乐,在生活上显得黯淡无光。“贫穷所以那般贬抑人,并非它直接导致痛苦,而是它剥夺了享受给予的喜悦。”他说明了贫穷的人自觉没有光彩的原因。不过,给予的未必都是财货(财施),更重要的则是精神上的给予(法施),包括日常待人的态度和德行。一个人若时时实践礼让信守,心怀忠孝美德,必能以其德“给予”他人。这种给予同样使人感受到丰足,有时尤甚于财施的快感。

真爱的四大特性:

(一)切实地关怀与悯念,不求回报

爱不只是关心或关怀,重要的是去实践。如果只有关心而不去实践,往往使自己的爱流于花言巧语,形成一种“无能的爱”。比如母亲应照顾子女,如果她疏忽抚育,不给予正当的教育,即使用诗篇来形容她的爱,亦是徒然。有一位母亲因为丈夫不能给她某些方面的满足,于是抛下幼子,一走了之,另寻他欢。有时偷偷回家探望子女,她泪流满面地告诉邻居说自己如何地念子情切,事实上,这种爱只是一种虚妄,不是一种实现;她的语言和眼泪只是一种情绪,而非真正的母爱。没有付诸行动的爱,只能称之为无能的爱。我们对亲人、对同胞乃至对社会对国家的爱,都必须付出切实的照顾和关怀。

施爱者即不求回报,也不求别人的赞誉,甚至也不心存实践佛法之心,更没有居功的用心,只有这样的行为,才会为自己带来丰足感和自在感。倘若一个人的给予是有所求的话,则不论所求为何,均非完美,因为只有无所求的爱才是由清净心所发出的爱,才是自我实现的真爱。

当然,一个人要做到关怀别人,实际伸出援手,已非易事,若要心存“法空”,甚至连“心存法空”的念头都没有,那就更难了。但无论如何,一个人如果肯存心去悯念有情,能人饥己饥,人溺己溺,他的功德已经能与菩萨等同了。

(二)负责

爱的第二个因素是负责。责任并非由外界加予的负担,而是一个人对于施爱的对象所做的回应。负责肯定了一个人的存在,逃避表现了生命之无能。负责使一个人坚强起来,它是实现生命的契机。一个能负责的人必然能承担艰辛,并对行为的结果表示关心,因此,具有负责性格的人,他的思想是积极的,他时时刻刻都是精神充沛、自强不息的人。

一个具有负责性格的人,不但能对自己负责,同时也能对别人负责,因此他具有健康的心理、稳定的情绪和温和的谈吐。他们在事业上表现出拓荒者的耐劳,在待人方面则表现得踏实敦厚,他们因为可靠、勤劳和关心别人,而获相当的成功。

“能爱人者必也能自爱。”能懂得对外负责、利乐有情的人,必然也能利乐自己,这就是真爱的自然回报。

(三)尊重与善巧方便

在施爱时,必须对所爱的对象加以尊重,以免把关怀和责任变为控制。尊重意味着根据对方的本质去给予、去帮助,而非合我意、合我用途地加以操纵。不尊重对方的爱,即使发生在亲子之间亦属不幸。许多父母平时对子女照顾备至,可是在子女的婚姻和事业上却固执己见,强迫子女听从,结果造成了许多不幸的事件。

《大般若经》上说:无数菩萨,行菩萨行,种种差别,无数如来,种种方便,饶益有情。

这充分说明了无数菩萨与如来是多么慈悲!多么能尊重每一个人的个别差异和需要,而予以关怀与协助!

每一个人的根性、因缘、遭遇都不相同,学习的方法各异,因此要通过对个性的尊重,才能协助一个人自觉、自悟与自度。爱不是一个模子去行善布施,而是因人、事、时、地的差异,给予不同的回应,那才是真爱,才是慈悲。

(四)了解与智慧

如果我们不了解别人,就不能尊敬别人,也不能正确地关怀别人,并对他负起责任。

了解一件事情或一个人,必须有足够的知识。“知识即道德。”父母想爱护子女,必须懂得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;子女想孝顺亲长,也必须了解老人的心理,否则你的爱可能白费力气,甚或产生误解,或造成伤害。

爱人不但要了解对方,同时要了解自己,也就是说,自己必先了解自己能给予什么,才能正确地给予。拿爱国做比喻:我们想爱国,必先明白国家需要的是什么,然后根据自己之所能去给予;爱国并非建立在非难和批评上,而是要尽己所能去奉献,只顾批评而不奉献,就是生活上的溃败。

爱的给予必须依照知识和智慧,以悲天悯人的襟怀去做奉献,只有能应用种种知识和创造力,才能实现圆满的人生,参透生命的最高智慧──菩提。

一个人有了智慧,能深深地了解人心,他才能针对别人的需要,维护别人的自尊,做最适当的帮助,使对方获得饶益;有智慧的人帮助别人是无形的、暗中的、不居功的,而且是针对对方的需要最善巧方便的。

总之,真爱的本质是给予而不是占有,给予是自我实现的开始,是生命自觉的责任,它的过程是丰足和喜悦,它的终点是人生的圆满和自在。只有懂得尊重与了解的人,只有慈悲和智慧双运的人才真正有能力表达生命的真爱。
上一篇:以舍为得

相关阅读

最新评论

站内搜索|论坛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护持网站|关于本站|度生网

GMT+8, 2024-6-26 19:18 , Processed in 0.060944 second(s), 16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