度生网 网站首页 佛教知识

佛教知识

佛教的五条基本戒律
佛教的基本戒律是五戒,不管出家在家都要遵守。菩萨戒,也是以五戒为基础。何谓戒?就是要行善,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。要达到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首先要把意识打扫干净,做到意业清净,口业清净,身业清净,就不会杀 ...
2018-9-8 00:07
佛家上香的仪轨
供香及礼诵持念等种种法门,其妙要在于诚敬二字。供佛、供香虽有仪轨种种,而究其实,都是旨在唤起、培扶修持者的诚敬心,并使之坚固光明。若无诚敬在内,则一切外在的举止言行无论如何严整,也是刻板无光,难增智慧 ...
2018-9-8 00:06
阿罗汉的三种义理
阿罗汉者,能飞行变化,旷劫寿命,住动天地,阿罗汉是小乘之极果,是果位名称。 阿罗汉(Arhan)为梵语,华译成三种义理: 一、译杀贼:杀烦恼贼之意。 二、译应供:当受人天供养之意。 三、译不生:永入涅槃不在再 ...
2018-9-8 00:06
「业」的含义
古印度语称为竭摩,梵语(Karma),巴利文(Kamma),中文翻译为业。业有三种含义:一者、造作;二者、行动;三者、做事。在佛陀未出世之前的古印度,人们对业的解释为做事情。他们认为因为有欲,故有种种的欲向与欲 ...
2018-9-8 00:06
因果的法则
佛法所说的因果法则,是遍通一切的,就是宇宙间的万事万物,大至整个世界,小至一粒微尘,无不笼罩在因果的关系网中,没有因果关系的,可说一法也没有。不但佛法是这样讲,就是世人也有说到,世间一切法,各各有其因 ...
2018-9-8 00:06
菩萨度众生的「八所以」
世尊在《优婆塞戒经》中重点指出八所以,即我们之所以求获八法,是为了众生,为了利他;看似自利,实为利他。世尊说: (一)菩萨所以要求寿命长远,主要是为了使一切众生赞叹不杀生、起慈悲心的缘故。 (二)菩萨所以要 ...
2018-9-8 00:06
游览寺院的四个禁忌
一忌称呼不当。对寺庙的僧人应尊称为大师、法师,对住持僧应尊称为长老、方丈、禅师。对喇嘛庙中的僧人应尊称喇嘛,即上师之意。 二忌礼节失当。与僧人见面的行礼方式为双手合十,微微低头,或单手竖掌于胸前,头略 ...
2018-9-8 00:06
出家的含义
出家修行,其本意实乃殊胜庄严之意,不解出家修行真谛之辈,往往对出家的动机与意义失去正面的共识,因而臆测错误,或道听涂说,或受传统邪说谬论而导归成邪论,自始至终不得正解出家修行真实义,也因此思想中毒巨深 ...
2018-9-8 00:06
腊八节
2012年一月一日,元旦,又是传统的腊八节,佛家的佛成道日。 相传,佛祖释迦牟尼修行深山,静坐六年,饿得骨瘦如柴,曾欲弃此苦,恰遇一牧羊女,送他乳糜,他食罢盘腿坐于菩提树下,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。为了 ...
2018-9-8 00:06
佛教中的「称谓」有哪些
称谓是一种礼仪,也是身份的代表。在佛门里,称谓代表着职务,也是修持的衡量;不但具有维系佛门纲常伦理的功用,从中更透露出无限的佛法妙谛。  一般人理解:出了家就是和尚,这种认为是不对的。其实和尚者,要在 ...
2018-9-8 00:06
朝山的六种意义
修行之法门颇多,朝山也是学佛修行法门之一,其朝山真义有六: 一、朝山可培养我们人低声下气,消除我们的高傲之心。 二、朝山可接引刚开始学佛的人,由浅入深的了解佛法之根本,以此培养善根成熟。 三、朝山可渐渐 ...
2018-9-8 00:06
慈悲三昧水忏的来源
《慈悲三昧水忏》共上中下三卷,今收于《大正新修大藏经》第四十五册,卷前有《御制水忏序》(末署成于永乐十四年七月初一日)和《慈悲道场水忏序》。 其名称中的慈意为予乐,悲意为拔苦;三昧本是定的意思,三昧水 ...
2018-9-8 00:05
法华经记载的21位大阿罗汉
1、阿若憍陈如:他是佛最先度的五比丘之一。佛在菩提树下证道后,即以妙观察智观察,知道要先度在鹿野苑的憍陈如等五人。他们五人随佛一起出王宫,照顾佛的生活起居,一起学习解脱之道。他们主张修苦行,认为苦行能 ...
2018-9-8 00:05
「不落因果」与「不昧因果」是何意
我们所说的因果是指原因与结果。亦即指因果律。为佛教教义体系中,用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之基本理论。盖一切诸法之形成,因为能生,果为所生;亦即能引生结果者为因,由因而生者为果。以时间之因果关系而言,因在前, ...
2018-9-8 00:05
佛教为何分宗派
佛教,整体的佛教是一味的,在佛陀时代,并无所谓八宗十宗,甚至数宗数派,大圣佛陀观机逗教,什么根机说什么法,自在为众生广说诸法,佛陀住世八十年,说法四十九年,谈经三百余会,总共有八千四百十六卷之大藏经, ...
2018-9-8 00: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