度生网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账号
搜索
度生网 网站首页 法师讲法 净空法师 查看内容

修慧与福

2018-5-26 00:39| 发布者: admin| 查看: 903| 评论: 0

摘要: 诸位要知道,不但是人生在世,无论是哪一道众生,两样东西不能缺乏,第一个是福报,第二个是智慧, 这是从世间法说,福慧双修。在佛法里面是把它颠倒了,还是这两个字,佛法里面第一是智慧,第二是福德,慧福双修。 ...

诸位要知道,不但是人生在世,无论是哪一道众生,两样东西不能缺乏,第一个是福报,第二个是智慧,


这是从世间法说,福慧双修。在佛法里面是把它颠倒了,还是这两个字,佛法里面第一是智慧,第二是福德,慧福双修。你看世间跟出世间差别就在此地,但是这两个东西可以说都是属于第一,最重要的。人不能没有福报,更不能没有智慧,佛法之所以把智慧放在第一,是有道理的,为什么?他要超越世间,世间法把福摆在第一,他没有想出六道。没想出六道,福就要摆在第一,要想超越六道轮回,慧要摆在第一,这就是为什么佛法重视智慧。


智慧跟福报从哪里来?给诸位说,全是从法布施来的,从布施供养来的。布施跟供养是一个意思,是一桩事情。为什么说布施、说供养?用心不一样,平常心修这桩事情就叫布施,恭敬心修就叫供养,差别就在此地。譬如我们供养财物给别人,或者供养食物给别人,为平常心,这叫布施;为恭敬心,就叫供养。你看看送礼,譬如送给普通朋友,这是布施,或者送给贫穷人,那叫布施。你说送给有身分、有地位的,送给领导,这个不能叫布施,这叫供养,道理在此地。对父母供养,不能讲布施;对老师、对长辈讲供养,这讲是用心不一样。


《华严经》非常了不起,《华严经》里没有布施,都是供养。为什么?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一切众生本来是佛,那我们对释迦牟尼佛供养,对阿弥陀佛供养,对毗卢遮那佛供养,一切众生本来是佛,你说是用布施还是用供养?全是供养!所以前面经文说‘如说修行供养,利益众生供养,摄受众生供养’,统统是供养。这就是说完全用一个真诚恭诚的心来做,你所修这个得福多少、开智慧的大小是从你的心,你的心愈真诚修福愈大,开智慧也愈高,道理在此地。


如果没有真诚恭敬心,圣人来教你,你都得不到利益。《书经》里面讲得好,不是《易经》,是《书经》上说的,‘满招损,谦受益’。这个道理是真的,这个杯子,这里面是满的,它就不能再盛东西,再倒下去就漫掉了。这杯子是空的,它就能得利益,人家供养的东西全部都接收了。所以无论是世出世间法,学习第一个就是谦,谦虚你才得益,恭敬谦虚才得益。所以印光大师非常慈悲教导我们,‘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’,我们的心态,十分诚敬你就得十分的利益。同一个老师上课,几十个学生,学生得益各个不一样,有人受益多,有人受益很浅,道理在哪里?对老师的恭敬心,对你所学功课的恭敬心,这敬业!老师没有偏心,都是真诚在那里教学,学生得益不一样。哪个学生真的得益,老师知不知道?知道,很清楚。为什么?看他言行举止毕恭毕敬,认真学习,这学生肯定得到了。


(净空法师)

刚表态过的朋友 (0 人)

  • 匿名

相关阅读

最新评论

站内搜索|论坛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护持网站|关于本站|度生网

GMT+8, 2025-10-5 15:16 , Processed in 0.194081 second(s), 17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