度生网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搜索
度生网 网站首页 法师讲法 净空法师 查看内容

净空法师:愿力与欲望

2018-6-2 16:04| 发布者: admin| 查看: 705| 评论: 0

摘要: 【愿力与欲望】 愿力与欲望有何不同?佛法讲发愿,世间人讲心愿,心愿是欲望,发愿则不然,但是一般人确实很难辨别。倘若你能明白其中道理,也就不难辨别。以《金刚经》为例,佛法常讲四弘誓愿,若离四相、离四见发 ...

【愿力与欲望】


愿力与欲望有何不同?佛法讲发愿,世间人讲心愿,心愿是欲望,发愿则不然,但是一般人确实很难辨别。倘若你能明白其中道理,也就不难辨别。以《金刚经》为例,佛法常讲‘四弘誓愿’,若离四相、离四见发愿,这是真的发愿;反之,愿就是欲望,这是一个拣别的方法。另外,一切随缘是发愿,攀缘是欲望;为自己是欲望,为一切众生是发愿。


《金刚经》说:‘若菩萨有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即非菩萨’,如果有此四相就不是菩萨,是凡夫。凡夫有欲,所以有欲界;凡夫有分别、执着,所以有色界和无色界;色界是执着有,无色界是执着空。空有两边都不执着,才能超越三界。念念以我为本位,念念都想到我,发的一切愿都变成自己的贪欲了。


【建道场】


我们冷静去观察,仔细去思惟,在经典上,释迦牟尼佛与这些大弟子,从来没有去盖庙、建大道场。道场在哪里?维摩居士讲得好,清净心就是道场,慈悲心就是道场,不是形式。这些形式上的道场,都是帝王大臣、信徒们贡献的。


净土宗的莲池大师,他的道场是怎么形成的?随缘成就的,没有一丝毫攀缘心。他到了云栖山,看到这里风景很好,所以自己就搭个茅篷修行。之后有人看到这是一位有道德之人,想去亲近他,所以在旁边也盖个茅篷。后来,被一些有地位、有财富之人发现,就发心替他们建道场。所以莲池大师没有去化缘,那个道场是自然成就的。若是自己想去募化,那是欲望,不是愿力。所以欲望度不了众生,将来自己还是往三途去。《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》讲得清楚明了。一生不建道场之人,能往生作佛、作菩萨,这个果报不一样。


佛法究竟真实的宗旨是‘自觉觉他’,千万不能做自迷迷他之事,自迷迷他没有不堕地狱的。出家人生活,衣食住行一切随缘。出家众对出家众也是布施供养。他下厨做饭供养,我们用托钵的心理来接受,他供养什么就吃什么,没有分别。我们用这种心态过日子,这叫修行。心要清净,一切时、一切处都要保持清净心。唐朝庞蕴居士示现的,‘多事不如少事,少事不如无事’。


劫难真的在眼前,自己一定要认真努力,放下万缘,成就自己的德行,成就自己的真实智慧,在这一生当中,真正能做到自度度他。自度的缘具足了,度他随缘,绝不攀缘。现在社会上也有所谓‘创造条件,创造机会’,佛菩萨也会创造条件、创造机会,但是创造条件也必须在条件具足之下,才能创造;创造机缘,也是机缘凑巧;没有条件、机缘,是不可能创造的。这在佛法里称之为‘善巧方便’,比世间人说得好,说得真实、圆满。


真正佛弟子要学佛陀,佛是我们最好的榜样,向佛学习决定没有过失。佛为我们示现一个最好的榜样,每天吃饱穿暖,有一个小地方可以遮蔽风雨,足矣!佛没有建道场的念头,佛一生为众生讲经说法,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,只做这件事情。从这些地方我们要深深去体会。


【上智与下愚】


在佛法里,无论修学哪个宗派,最容易成就的是两种人:一是上根利智,一是下愚。常言说得好,‘愚不可及’,我们比不上下愚之人。为何这两种人容易成就?这两种人用功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,所以他能成就。中等根性之人疑惑、夹杂,还要中断,所以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不容易成就,道理在此地。所以佛才教我们要‘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’,这样可以减少疑惑、夹杂。学的东西多了,看到佛在这个经上讲‘有’,在那个经上讲‘空’,到底是有、还是空?你就会怀疑释迦牟尼佛,连佛都不相信了。


必须要知道,佛无有法可说,佛说法是为破执着。此人执着有,佛就为他讲空,破他有的执着;那个人执着空,佛就为他讲有,破他空的执着。正因为众生有妄想、分别、执着,佛才有法可说;若众生没有妄想、分别、执着,宗门大德讲的‘口挂墙壁’,就没得说了。我们经论读多了,决定生疑惑,疑是菩萨最大的障碍。所以不如下愚,不如那些老太婆,她什么都不想,什么都不知道,也不听经,一句佛号念到底,能站着往生、坐着往生,走的时候瑞相希有,这是我们比不上的。但是有疑惑一定要解除,否则就是障碍。上智之人,一闻千悟,一接触就通达、明了,一点疑惑都没有,所以很容易成就。


【结论】


我们对于愿力与欲望一定要辨别清楚,落在欲望里,就是造三途业,这是轮回心造轮回业。要知道,轮回心修学佛法也是轮回业,轮回心念阿弥陀佛还是造轮回业。灌顶法师在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疏钞》末后讲,念佛人的一百种果报,第一就是堕阿鼻地狱。为何念阿弥陀佛还会堕阿鼻地狱?就是轮回心,迷惑颠倒,他不是发愿,他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,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,这实在是太可怕了!而别人造,我们也不必说,说了与人结冤仇,他也不会接受。要紧的是自己要明白、要清楚,自己决定不可以造,要死心塌地,安分守己,好好修行,念念与戒定慧相应。


我们把水平降到最低,念念与五戒十善相应就不错了,五戒十善真正做到究竟圆满就成佛了,你的持戒就圆满。心地真诚、清净、平等,老实念佛,这一生决定成就。以自己成就的法门,介绍给有缘的众生,就是自行化他;除此之外,一切放下,不要再打妄想。不要想着自己要盖个大道场,要接引许多众生,众生是接引了,但是不晓得接引到哪里去?诸位要很冷静的去思惟观察,才能了解事实真相。


(净空法师)

相关阅读

最新评论

站内搜索|论坛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护持网站|关于本站|度生网

GMT+8, 2024-6-27 01:13 , Processed in 0.049676 second(s), 16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