度生网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账号
搜索
度生网 网站首页 法师讲法

法师讲法

圣严法师《什么都有,独缺快乐》
有位女士说她什么都有,就是没有快乐,感觉缺少一些自由,好像一辈子都在为他人而活,希望我能给她指点。 我说:你不是没有快乐,也不是没有自由,只是少了一点智慧,缺了一些慈悲。 智慧与烦恼相对,不快乐是因为太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8 17:29
圣严法师《真正的快乐是什么》
如果有人家里生了小宝宝,一般我们都会说恭喜恭喜、可喜可贺。但是佛教认为人生苦多乐少,即使是生,也是一种苦,所以佛法教我们不要以苦为乐,要离苦得乐。 对于生命中四种基本现象--生、老、病、死,佛教称之为四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8 17:29
圣严法师《谣言止于智者》
佛教的五大基本戒律中有一项不妄语戒,意思是指不说任何害人害己的言语。可是,懂得发自内心、恰到好处地赞美别人的人很少,喜欢在背后批评别人的人却很多。一般人如果不是在人前歌功颂德、言不由衷的奉承,就是在人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8 17:29
圣严法师《追求快乐是起点,不是目的》
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,人生有苦,包括: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怨憎会、爱别离、求不得,以及五蕴炽盛等,总称为八苦。苦是人生的事实,不过正因为有苦,所以人一出生就希望追求快乐。 虽然说追求快乐是人的本能,但必须先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8 17:29
圣严法师《观世音菩萨的性别》
很多人想知道观世音菩萨究竟是男是女?是印度人还是中国人? 中国人说他是中国人,印度人说他是印度人;也有西方人告诉我,圣母玛利亚大概就是观世音。 曾经有人问我:观世音菩萨究竟是男是女? 我说:你认为他是女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8 17:29
圣严法师《沟通的方法》
人是群体的动物,不可能离群索居,除非你想成为与世界隔绝的人,把自己关在一个独立的空间里,不想和任何人接触,也不想请求任何人帮忙,那才不需要与人沟通,否则都免不了要与他人沟通。 沟通很重要,可是在人与人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8 17:29
圣严法师《懂得因果,更积极》
很多人以为佛教的因果观念是消极的,其实不然,学佛的人如果懂得因果的观念,一定会更积极努力。因为即使努力,还不一定能够得到成果,也就是说种瓜不一定得瓜,种豆不一定得豆;然而如果不努力,就更不可能得到成果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8 17:28
圣严法师《观世音菩萨的因行与果德》
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法门在显教和密教中都很受重视,显教常用的两部经典中均有特别介绍观世音菩萨,一部是《楞严经》,另一部就是《法华经》。 在《楞严经》中,观世音菩萨介绍自己修行的方法,所以称为因行,也就是在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8 17:28
圣严法师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》
问:这句话是不是叫我们不要执着,但也不要因无所执着而冷漠消极,应该提起智慧心、慈悲心、菩提心? 师:一进农禅寺的门,在照壁上就可见到这句话。它本是《金刚经》中的句子,六祖惠能未出家之前,听到有人诵读这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8 17:28
圣严法师《思善、思恶》
我们先要善恶分明,才能开始修行。善恶分明的人,是正直明理的好人,善恶不分的人是胡涂虫或是烂好人。孔子说的乡愿,德之贼也便是这种见人说人话、见鬼说鬼话的人。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善、什么是恶;善恶对他来说,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8 17:28
圣严法师《永不疲倦》
不寐夜长,疲倦道长,愚生死长,莫知正法。(大智度论卷三) 失眠时觉得长夜漫漫,疲倦时觉得路途遥远,而愚痴的人生死无尽,是因为不明正法。 这四句话以夜长、路长来比喻愚昧的人,走在生死的道路上也是很长。梦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8 17:28
圣严法师《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》
问: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。这句话似乎用在禅修居多,只要一发现自己在打妄想,就立刻回到方法上;如果一任自己随着妄想走,恐怕这样的修行只是在浪费时间吧!请师父为我们开示。 答:这两句话常被用来提醒禅修者。修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8 17:28
真正的自由-圣严法师与天主教枢机主教单国玺的对话
日期:二○○八年二月二十三日 地点:法鼓山台北安和分院 提问人:《联合报》记者王瑞伶、梁玉芳 与谈人:圣严法师(法鼓山文教禅修体系创办人);单国玺(天主教会台湾地区主教团枢机主教) 大师的一生 问:非常高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8 17:03
李连杰与圣严法师座谈记实
当扬名国际的影星,遇上宗教界知名法师,他们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? 无名问无明,世间种种犹如过眼云烟,如果心有佛法,利益也将摆两边,真正的菩萨,是自利利他并行。 座 谈 人:圣严法师(法鼓山禅修文教体系创办人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8 17:00
圣严法师:顿悟与渐悟
顿渐的问题,许多人都要误解,总以为顿教的法门与渐教的法门,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修行法,许多贪图便宜的人,也都偏爱顿教而妄斥渐教。大家都知道,禅宗是主张顿悟的,是主张不立文字直指心源的,是主张前念迷是众生,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8 17:00
圣严法师:空性与孤独
心与物质真实存在吗?如果仔细去分析它们,我们就会发现它们的存在只是暂时的现象。难道这就表示心与物质在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吗?如果我们将时间不断细分,就会发现时间并不存在;空间也是如此,如果我们不断将它细分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8 17:00
圣严法师:四众佛子共勉语
这二十句共勉语,并没有前后一定的连贯关系与次第,不过,开头二句:信佛学法敬僧,三宝万世明灯。与最后二句:处处观音菩萨,声声阿弥陀佛。是当中最重要的。 熟读背诵这二十句,并了解其中的涵义,不但可自勉自励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8 16:59
圣严法师:如何种植福田
有一回释迦牟尼佛向一位农夫托钵,农夫却对佛陀说:「我耕田种穀,所以有饭吃;你不耕田种穀,何以要饭吃?」 佛陀说:「我也耕田种穀,我是在所有的众生心中种田,播下善种子,善根会发芽茁壮;而你布施给我,就象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8 16:59
圣严法师:时时心有法喜
《法华经》中把凡夫世界形容为火宅,把佛法形容为出离火宅的交通工具。我们在信仰佛教、听闻佛法以前,常常被烦恼火烧得焦头烂额,像只热锅上的蚂蚁,东奔西闯,失魂落魄,不知何处是归宿。听到佛法,信了佛教以后,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8 16:59
圣严法师:不要只是抱怨,要处理抱怨
抱怨是从家庭到社会上的每一个角落,都可以看到的普遍现象,也是正常现象。即使亲如父母子女也会互相抱怨,虽然父母疼爱子女自不在话下,但仍不免口出怨言。例如,母亲看到孩子不听话,可能会在父亲面前说:这孩子像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8 16:59
圣严法师:行善的人快乐
好人不寂寞,善人最快乐。时时处处助人利人,也就会在时时处处感到最幸福。 看到别人因为你的帮助而解决了困难,你便会有一种安慰。例如曾在马路上救了一个差点被汽车撞到的小孩,以后你再看着他长大,一直到他成年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8 16:59
圣严法师:布施的人有福
为了保障未来的安全幸福,我们不能没有储蓄的习惯。凡是懂得储蓄的人,便会考虑哪一家银行的哪一种办法,才是信用最好、利率最高的。以佛法来说,储蓄可分为有限及无限、暂时及永久的两大类。存于个人的银行户头,是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8 16:59
圣严法师:业力与潜意识
面对人类行为与情绪的失控,根据佛教的说法,这和个人业力有密切的关系。业力这个观念是指我们在过去无量世(也可以说是无始)以来,在生生世世之中,所有的种种行为(包括身体的、语言的和心理的行为),所造成的一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8 16:58
圣严法师:哪怕任怨任劳
任又可称为忍,就是负责、担任、忍辱负重。 对待别人好,对方不一定会感谢你,得到的回馈很可能是恩将仇报,但是念头要马上转过来,念这两句话:为了广种福田,哪怕任怨任劳。只问耕耘,不问收获。别人如何反应不必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8 16:58
圣严法师:自见本性,无有差别
一、法无顿渐,人有利钝 《六祖坛经》的第十六条说:善知识,法无顿渐,人有利钝。迷即渐契,悟人顿修。自识本心,自见本性,悟即元无差别,不悟即长劫轮回。 这一段文字虽然短,但是内容非常丰富,谈的是修行的顿和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8 16:58
圣严法师:为了广种福田
广种福田的意思是多结人缘。福田有两类共四种:两类分别为敬田和悲田;敬田包括三宝恩、国家恩、父母恩,悲田包括穷人、病人。 穷人有物质的及精神的两种,病人也有身病及心病两种。不论是生活的穷或精神的苦,对众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8 16:58
圣严法师:勤劳健康最好
身体虽然重要,心理健康尤其重要,所以健康应该是指身心正常,少病少恼,活得积极而又愉快自得。 在今天台湾的佛教界,有好几位大德都是身体很不好的,像印顺长老,今(2004)年已届百岁高龄,但他从年轻到老,健康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8 16:58
圣严法师:奉献工作也是菩萨精神
俗话说:「开门七件事」,人没有钱不能生活,工作所得的薪水可以维持生活所需,而工作本身因此就有了意义。仔细想想,倦怠的问题不在于工作本身,而是工作时与他人接触过程中所带来的困扰。过去的农村社会,环境相当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8 16:58
圣严法师《泰然面对众生相》
要如何修?我常说,人要站稳现在而往未来看。有的人老是想到过去,有的人则常担心未来,未来的事未可知,但愿那是美好的,当要有迎接厄运光临的心理准备,即使可能是一种最坏的结局产生。想想,还会有什么事会比死更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8 16:51
圣严法师《走自己的路,不必比较》
如果我们做任何事,都要和别人较量的话,会是很痛苦的事。不管比高比低、比胜比败,一旦比较,一定会陷入痛苦中。 记得有一年,奥林匹克运动大会的游泳比赛,有好几个国家的选手竞逐,结果日本选手得到第一名,第二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8 16:51

站内搜索|论坛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护持网站|关于本站|度生网

GMT+8, 2025-10-16 14:31 , Processed in 0.168763 second(s), 7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