度生网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账号
搜索
度生网 网站首页 法师讲法

法师讲法

圣严法师:见人低一级
所谓的「大丈夫」要能屈能伸、舒卷自如,一般人往往是能伸不能屈,那便是大缺点。先要自我肯定,才能受人肯定;先要自己有信心,他人才会对你有信心;先要尊敬他人,才能得到他人的尊敬。 我经常勉励人要有「见人低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7 14:37
圣严法师:不除妄想不求真
六祖大师的弟子永嘉大师,在〈证道歌〉中一开始就这么说:「绝学无为闲道人,不除妄想不求真。」所谓绝学,就是没有什么好学的;无为,则是没有什么好做的。没有要学的东西,没有要做的事,这就是闲道人。闲,是空闲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7 14:37
圣严法师:识人识己识进退
人不可能是孤立的,一定跟其它的许多人有关系,不能天真地想进就进,也不可能任意地想退就退。因为我们生存的环境不完全掌控在自己一个人手上,所以,要进要退之前,都得先识己识人,才能在适当的时机前进或者后退。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7 14:37
圣严法师:心里不安的原因
很多人的紧张不安,多半是庸人自扰、自寻烦恼。凡是心不安的时候,应该先去了解心为什么不安?找到原因后,便会发现很多的烦恼,其实都是不必要的。 例如有的人等待考试放榜,等得焦急不安,一直担心著会不会落榜?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7 14:36
圣严法师《禅修的要领》
身心放松 禅修者的第一个条件,是把身心放松。 头脑放松、神经放松、肌肉放松;放松之后,再用方法,便能著力。 用方法时,不要紧张,而是有意无意把注意力放在方法上,这样,就不会消耗太多的体能。 禅修期间,一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7 14:36
圣严法师《禅坐的基础方法》
如何使用方法 一、放松身体 1、头部 ①眼睛不用力就是放轻松,无论是睁眼或闭眼,不用眼球看,不用眼球想。 ②脸部肌肉松弛,从心里有股安定的喜悦升起,表现在脸上,有松弛的感觉。如果脸部的表情僵硬或者拉长脸乃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7 14:36
圣严法师《禅的入门方法》
中国禅宗的修行方法,是顿超直入的,不假次第的,不像印度的瑜伽及印度的大小乘佛教,均极注重修行方法的次第或步骤,尤其印度晚期的大乘密教,特别重视修行方法的传授,而且越修越繁复。事实上大乘密教的方法,大致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7 14:36
圣严法师《禅修的历程》
中国的禅宗,是不落阶次的顿悟法门,若涉及禅观或禅教的方法,例如数息观、不净观、因缘观、枯尸白骨观等,便可能被视为渐悟法门了,但是不假渐修而能顿悟成佛的人,毕竟太少,从禅宗祖师们的开悟经过来考察,大多数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7 14:36
圣严法师《坐禅的功能》
坐禅即财富 近世以来,由于科学的长足进步,为人类解决了不少来自自然环境、社会环境,以及生理和心理等各方面的难题。但是,等待着我们去解决的难题,也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进展而越来越多。实际上,直到地球毁灭的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7 14:35
圣严法师:贪欲是一切痛苦的原因
诸苦所因,贪欲为本;若灭贪欲,无所依止。-- 《法华经卷二.譬喻品》 此偈是说,各种痛苦烦恼的根源是贪欲,如果把贪欲的问题解决,就等于拔除了苦果根源。可见「贪」是众生众苦之本,若不先治此病,便永远在苦海中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7 14:34
圣严法师的学思历程
或许诸位老师、同学觉得很奇怪,为什么学校请了一位和尚来讲学思历程,而不是讲念经、超度,或是鬼神世界的事?我个人虽然有一些宗教上的体验,并且也相信除了人以外还有其它的众生存在,但是我今天不谈论这些问题。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7 14:34
圣严法师《智慧100》
第一篇 智慧之眼 ■.智者多闻 多闻令志明,已明智慧增; 智则博解义,见义行法安。 法句经.多闻品 多闻是博闻强记,博学勤学的意思。在佛的弟子中,多闻第一是阿难尊者,他只要有所听闻,就牢记不忘,且能条理分明。此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7 14:34
圣严法师《禅的本质》
在开始讲这个题目之前,先澄清一个观念:禅是不能讲的,透过语言所表现出来的禅,已经不是禅的本身了,过去,我无论教禅或打禅七,一定严厉诃骂学生的知见障,破斥学生从知识上获得有关禅的零星知解,而我现在又来讲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7 14:34
圣严法师《放下的幸福》情绪管理智慧
简体版序:放下自己也放下别人 当恼人的情绪来袭时,如何重拾愉快的心情? 禅的态度是:知道事实,面对事实,处理事实,然后就把它放下。简而言之:面对它、接受它、处理它、放下它。人生,真的有很多不公平要去接受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7 14:34
圣严法师:《佛教入门》(一)
如何理解佛教 对于中国人而言,不论他信不信佛,在日常生活及习俗之中,多多少少,均有佛教的成分在内。相对地,中国的佛教,也不全同于印度或其他国家的佛教;因为佛教到了中国之后,经过近两千年的发扬光大,早已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7 14:34
圣严法师:少欲知足真快乐
在我们的生活中,经常有很多快乐的感受。例如功成名就时,别人对我们的称赞;或是当生活安定,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成人时,也会觉得很满足、很幸福。无论在家庭、事业或社会环境上,我们都会有许多快乐的想法或感受。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7 14:33
圣严法师:老化是自然现象
一般人以为「生」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,其实「生」是一种苦,从出生第一天开始,就一直受苦到死亡为止。除了生之外,老、病、死也都是苦,可以说生命本身就是苦。生、死在一生中都只有一次,老则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7 14:33
圣严法师:真正懂得感情的人
有人说,出家人离开了家庭、父母、亲友,所以不需要有感情;也有人说出家人既不结婚,也没有儿女,所以根本不懂得什么是感情。其实无论是人与人,或是人与其他众生之间,一定都有感情,如果没有感情,就不能算是个人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7 14:33
圣严法师:许一个不会落空的愿
人人都有愿望,但不一定所有的愿望都能实现。愿望会落空,是因为通常我们都只重视眼前的一个小点,例如心中想要得到一朵花,一旦无法顺利获得,就会认为自己的愿望落空而觉得沮丧。其实,如果没有花,能得到一枝草也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7 14:33
圣严法师:让爱情发挥正面的力量
「爱」本是一种值得歌颂的高贵情操,人间也因为有爱而充满了欣欣向荣的生机。但是近几年来,国内却经常发生情杀的悲剧,这是因为人们不明白爱的真谛。 爱可以分为「自私的爱」和「奉献的爱」,奉献的爱就是慈悲,也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7 14:33
圣严法师:心理健康了,身体才会健康
当我们观察周遭的人时,常常可以发现,性情暴躁、容易为小事动怒的人,身体大多也有些毛病,例如肝功能不好、内分泌失调等。而每逢心情颓丧、悲观厌世时,正好也是精疲力竭的时候,身体所供给的能量不足以应付各种事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7 14:33
圣严法师:不再为情所困
「情」是什么?「情」就是感情,可以分成亲情、爱情、友情和道情四个类别。佛教虽然要人离欲、万缘放下,但并不是要人变得无情,因为人本来就是有情众生,还没有达到阿罗汉、佛菩萨解脱的境界,所以有凡人的感情是正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7 14:33
圣严法师:什么都不求
在人的一生之中,所要追求的东西太多了:没有钱的时候求财,没有名的时候求名,没有地位的时候求地位,没有孩子的人求子嗣;还没有结婚的人,就希望求得美娇娘或如意郎君。此外,世界上还有很多宗教、神明,专门标榜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7 14:33
圣严法师:家庭暴力是否要忍耐
问:最近家庭暴力问题很受重视,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烦恼。但是多数人劝合不劝离,都说夫妻是相互欠债,所以要多忍耐。真是这样吗? 圣严法师答:不对,把家庭暴力说成是前世因、今生果,这是非常消极的,对改善现实既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6 17:51
为谁辛苦为谁忙
在汲汲营营、忙忙碌碌的生活中,你可曾想过人生在世的意义和价值究竟是什么? 是来吃饭的?穿衣服的?还是来吵架、竞争的?生命一定有它的原因,也一定代表著某些意义。到了最后,它的目的是什么?它会到哪儿去?又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6 17:51
圣严法师:多情须讲理
「有理不一定走遍天下」、「爱他往往反而伤害他」,在善变复杂的人际关系中,现代人如何能关心别人而不束缚他? 如何才能是非分明不伤人? 在今天这个时代里,社会上处处充满紧张的气息,主要原因不外乎是感性与理性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6 17:50
圣严法师:忏悔要忏在心里
有位女居士因为吸-毒被关,出狱后来向我学禅,她边哭边向佛发誓说,如在吸-毒就不是人。 结果她后来就把禅堂当成菸毒勒戒所,只要毒瘾一犯就来打禅七。看她几次这样来来去去不是办法,我于是劝她,忏悔应该是每天要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6 17:50
圣严法师:是梦?是醒?
佛陀说,人生如梦幻。尤其当生命充满著欢喜和快乐的时候,要把它当成是场梦,何其困难。没有人想从美梦中醒来,更不消说视生命如虚幻了。如何分辨自己是在梦中还是清醒的呢?佛陀告诉我们,睡眠是由短暂的梦结合起来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6 17:50
圣严法师:自认愚痴也是智慧
有智慧的人是没有烦恼的。在日常生活中,要时时调伏自己的心念。发现自己在失望、生气、悲伤、嫉妒、怨恨时,要立刻设法化解这些情绪;发现自己在计较、比较、贡高我慢时,要立刻平衡自己的心态。 我们要学习做一个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6 17:50
圣严法师:四重恩是哪四恩
在佛法上要报的恩有四种:一是三宝恩,二是国家恩,三是父母恩,四是众生恩。 第一种是三宝恩 其实三宝恩是无法报的,而三宝本身也不需要我们报恩,只是我们以报恩为目标来修行。 第二种是国家恩 今天我们能够在此安 ...
分类:    2018-5-16 17:50

站内搜索|论坛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护持网站|关于本站|度生网

GMT+8, 2025-10-16 11:00 , Processed in 0.184347 second(s), 16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