度生网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账号
搜索
度生网 网站首页 法师讲法

法师讲法

净空法师: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
示现无不是感应在起作用,众生有感,佛菩萨就有应,感应道交。佛菩萨在这个世间怎样教化众生,就是以止观两门,好像金翅鸟的两个翅膀一样,用这两门鼓动众生大爱海水,这个海是苦海,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。可是众生落 ...
分类:    2018-6-2 16:12
净空法师:事事是好事
事都是圆融的,说不上善恶,为什么会变成有善有恶?你各人感受不一样。你用烦恼去感,都是恶的,你用智慧去感,全是善。在我记忆当中,我曾经被小偷扒过,就这么一次。那时我们到美国没多久,在旧金山,在金门大桥, ...
分类:    2018-6-2 16:11
净空法师:一生遭遇困境是考试
佛教给我们化解灾难的方法,就是一句话: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嗔痴,天灾人祸就化解了。佛在大乘教里常常教导我们,外头没有问题,外面境界是从我们分别执着起变化的,解决一切问题要从哪里解决?从自己的心,念头上解 ...
分类:    2018-6-2 16:11
净空法师:人生的目的是为了赚钱吗
现在世间灾难这么多,灾难从哪里来的?我们迷失了自性,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一无所知,这个自己要承认,不承认不行。现在我们了解,我们是妄想分别执着统统具足,这就是标准的六道凡夫,而六道凡夫生在现前社会,这一 ...
分类:    2018-6-2 16:11
关于净土的问答
问:请问生则决定生,去则实不去如何解释? 答:生,是决定往生极乐世界;去,是实实在在没有去。这两句话分开来讲比较容易,合在一起,意思就深了。凡夫不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,所以才有疑惑;如果真明白了,就不会 ...
分类:    2018-6-2 16:11
关于念佛的问答
问:如果每天早睡早起,白天努力做到皈依瞻仰,如说修行,为人演说。但是从不打佛七,或是熬夜精进念佛,请问如此能往生西方吗? 答:当然能。因为五经一论并没有说一定要打佛七才能往生,也没有说一定要熬夜念佛才 ...
分类:    2018-6-2 16:11
净空法师:诚敬
求学、求道都在一个求字,是要自己去求得的,自己不肯,就没有人跟你说了。因为众生不知道、也不懂得求,所以诸佛菩萨大慈大悲,现身说法,以代众生求。我们在佛经里看到的,那些当机的人,就是代众生求法。在《无量 ...
分类:    2018-6-2 16:11
净空法师:战争是怎么来的
战争是怎么起来的?冤冤相报。人都讨厌战争,希望这个世间永远没有战争。古大德告诉我们,能不能做到?能,只要众生不吃肉,世间就永远不会有战争。古人这首偈子做得好,欲知世上刀兵劫,但听屠门夜半声。你杀它,它 ...
分类:    2018-6-2 16:11
净空法师:安分守己就幸福
初学这个阶段,最重要的是因果。我们虽然说相信因果,但我们相信的程度不深,不彻底。真正相信因果,就能放下。对初学来讲,因果这一桩事,比什么都重要。印光大师他老人家在世,一生就是强调因果教育,因果的事,因 ...
分类:    2018-6-2 16:11
净空法师:砍树前要请树神搬家
不但不能伤害一些动物,植物也不可以。佛在《戒经》上告诉我们(《戒经》是出家人要学习的),过去出家人都住在山林,搭个小茅蓬,在山上就地取材,砍几棵树搭个架子,把茅草盖上去,就能够居住。佛说,树木的高度跟 ...
分类:    2018-6-2 16:11
净空法师:如何改造自己的命运
印光大师一生极力提倡《了凡四训》,《了凡四训》把因果的事理讲透了,真正难得!那是袁了凡先生一生实行改过自新的报告,云谷大师给他的开导,他明白觉悟才知道命是自己造的,福是自己求的。佛法讲命运,但不是宿命 ...
分类:    2018-6-2 16:11
净空法师:善恶报的迷思
报应这个道理跟事是真的,一点都不假,古大德常给我们讲,不是不报,时辰未到。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?一生造作恶业的人,他没有受到恶报,不是没有因果,我们凡夫只看到一世,如果你看到他过去世,看到他未来世,那你 ...
分类:    2018-6-2 16:11
净空法师:财富的道理
财富是你命里有的,不用去争,命里有的丢都丢不掉,命里没有争也争不来,所以你要跟人竞争那岂不冤枉?《了凡四训》把这一桩事情讲得透彻、明白,把《了凡四训》多看几遍,你就恍然大悟,以后你活得不会那么辛苦,能 ...
分类:    2018-6-2 16:11
净空法师:生财之道
无论古今中外,一切众生对于财富、智慧、健康、长寿,无不羡慕、追求。佛常讲:佛氏门中,有求必应,世间最难的是了生死出三界、明心见性、成佛作祖,这都能求到。而富贵、健康、长寿,以佛法的观念来看,是微不足道 ...
分类:    2018-6-2 16:11
净空法师:自私自利 祸之本源
《感应篇》的文字虽然不长,但是古人所汇编的这些历史公案因缘、感应故事,却非常丰富,有理论、有事实,若详细介绍,永远说不尽。过去有很多感应的事实,现在更多,无论中国、外国,在报纸、电视等资讯中,常常能看 ...
分类:    2018-6-2 16:11
净空法师:因果与布施
【不昧因果】 《太上感应篇》和《了凡四训》,都是说明业因果报的理论与事实真相。这些道理很深,事相非常复杂,因果牵连就像罗网一样非常微细,不但是六道众生堕落在其中,四圣法界也无法摆脱。 譬如,禅宗有一则野 ...
分类:    2018-6-2 16:10
关于烦恼、习气对治的问答
问:妄念很多,习气很重,请问如何消除? 答:在妄念多、习气重的这种情况下,祖师大德告诉我们,对于世缘要看得淡。如果不能看淡,这个问题很难解决,所以自己一定要知道放下。我常劝勉同修,要放下自私自利,放下 ...
分类:    2018-6-2 16:10
净空法师:戒定慧
佛法修学总离不开戒定慧。戒就是守法、守规矩、守世尊在一切经典里面的教训,我们遵守着去做。 修行最重要的枢纽就是定,定就是清净心。能在一切顺逆境界中修自己的清净心,不为人事环境所干扰、所污染,那你的道业 ...
分类:    2018-6-2 16:05
净空法师:真善美从智慧生
真善美慧,这是九法界一切众生所追求的。《华严经》讲,真是真心,是一真法界;真是体、是性;善与美是现象、作用,用是善,相就是美;相是善,作用就是美。然而,要想得到真善美的人生,就必须要有智慧,因此真善美 ...
分类:    2018-6-2 16:05
净空法师:我们来世间只有一个目的
我们到这个世间来干什么的?这个要清楚,佛告诉我们,我们来到世间只有一个目的:超越六道,超越十法界,妄尽还源,那我们就没有白来了。像上学读书一样,我们上学读书为的是什么?升级,年年向上提升,小学升到中学 ...
分类:    2018-6-2 16:05
净空法师:做一个完美的人
【做一个完美的人】 我们从《普贤菩萨行愿品》明了,诸佛之所以能作佛,必有原因,学佛的同修对于这个因缘一定要很清楚,要认真学习。作佛就是做一个完美无缺的人,中国古德有所谓养天地正气,法古今完人。一个人在 ...
分类:    2018-6-2 16:05
净空法师:一切众生是自己
《华严经》云: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。这八个字大家听了耳熟,可是知道事实真相的人很少,知者也是含糊笼统听说而已;还有一些人听后产生误会,认为佛法是唯心论。唯心与唯物是相对的,哲学讲唯心,也讲唯物;讲一元, ...
分类:    2018-6-2 16:05
净空法师:离苦得乐之法
【佛法教学的总目标是离苦得乐】 无论世法、佛法,真正有成就的人,就是认识机会,掌握机会。而学佛人的成就,就是作佛、作菩萨。不仅将来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亲近阿弥陀佛,现前也有无比殊胜的成就,佛法称之为 ...
分类:    2018-6-2 16:05
净空法师:平等能解决一切问题
【护法的重要】 佛教正式传入中国是在汉朝时代,至今已有二千年的历史。在当时,佛法向四面八方传播,唯有在中国发扬光大,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护持。所以,有很好的法师,没有很好的护法,法师也不能发挥作用。 在中国 ...
分类:    2018-6-2 16:05
净空法师:一切法无我
【无我、无法】 蕅益大师在《灵峰宗论》里,对无我的一番开示,很值得我们学习。大意是讲一切众生无始劫以来,误会有一个自己,于是分别自己、执着自己。因为此错误的认知,所以才将一真法界变成六道轮回;在轮回里 ...
分类:    2018-6-2 16:04
净空法师:风水与命运
【风水与命运】 儒家说: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,佛法讲:慈悲为本,方便为门,儒、佛所说的中心理念,确实能帮助一切众生,达到幸福美满的愿望。 凡夫决定会受外界事物的影响,凡夫有分别、执着,所以就落在数里,也就 ...
分类:    2018-6-2 16:04
净空法师:出家的目的
好心出家,总算是有了相当的觉悟。觉悟什么?觉悟到生死轮回的可怕,立志要在这一生中了生死、出轮回,古大德所谓的真为生死出家。一个人若有了这样的觉悟,他对人、对事、对物的心态,自然就与别人不一样,不会再争 ...
分类:    2018-6-2 16:04
净空法师:正知正见
知见最重要的,就是正知正见。我们念佛法门修行的总纲领-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。发菩提心就是正知正见,所以没有正知正见,纵然做到一向专念,也很难往生,这一点很重要。克实而论,若没有正知正见,虽然一向专念,也 ...
分类:    2018-6-2 16:04
净空法师:谈共修与转境界
【道场之兴旺】 道场的兴旺重实质,不重形式。香火盛,信徒多,供养多,这是表面上的兴旺。从实质而言,道场要有解有行,才是真正的兴旺。如《西方确指》中所说,觉明妙行菩萨建了一个小道场,只有十二个人在一起念 ...
分类:    2018-6-2 16:04
净空法师:如何入佛境界
《无量寿经》中,有三句重要的开示。对自己,佛教我们住真实慧;对待别人,佛教我们惠以众生真实之利。也就是说,自行方面,真实智慧是最重要的,决不能离开;对别人一定要帮助,给予真实利益。这个真实利益是什么? ...
分类:    2018-6-2 16:04

站内搜索|论坛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护持网站|关于本站|度生网

GMT+8, 2025-10-16 07:57 , Processed in 0.125088 second(s), 7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