度生网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账号
搜索
度生网 网站首页 法师讲法净空法师

净空法师

净空法师:忆佛、念佛
经云:忆佛念佛,现前当来,必定见佛。忆佛、念佛,忆什么?念什么?这个要知道。忆佛的心愿解行,念佛的心愿解行,这叫真念佛,而不是想佛的相好,不是念佛的名号。相好、名号是方便,方便不能舍弃,因方便而入真实 ...
2018-5-28 00:14
净空法师:如何能见到阿弥陀佛现身
问:是否一定要有真功夫才能见到阿弥陀佛现身? 净空法师答:这也不一定,当然主要的是要真功夫;没有真功夫,过去生中念佛念得很好、很如法,有深厚的善根,也可能见到。这个现身多半是化身,而且时间都不长,偶尔 ...
2018-5-28 00:14
净空法师:供佛像的问题
问:我在街外请了几十尊大小佛像,现在寄放在一位在家修行的出家人家里。但是他说他的住址快要装修了,要我尽快的请走这些佛像,所以现在很烦恼,不知怎么处理? 净空法师答:你来问我,我也没有办法。学佛不是常讲 ...
2018-5-28 00:14
净空法师:修行不要再等待了
佛在《无量寿经》上劝勉我们:何不于强健时,努力修善?这个意思是:你还等什么,不要再等待了,赶紧努力修善。此地讲的修善,是指念佛求生净土。念阿弥陀佛是一切善法里面的第一善,这个一定要知道。 但是修善,一 ...
2018-5-28 00:14
净空法师:信不真、愿不切怎么能成功
念佛法门里面,打佛七就是经上讲的若一日,若二日到若七日,七天功成,是这个意思,克期取证。念佛七天,就大功告成,也许诸位不相信!你也打了不少次的佛七,结果恐怕佛七打下来之后,烦恼更多,业障习气更重,连个 ...
2018-5-28 00:14
净空法师:临终往生你有把握吗
十念必生是阿弥陀佛在四十八愿里面的第十八愿,这是弥陀本愿。古来祖师大德告诉我们,这个法门虽然是易行道,一定要修清净心,要真正把五欲六尘舍掉,把贪嗔痴慢放下,这样念法才会成功。 这十念是怎么念法?十念有 ...
2018-5-28 00:14
净空法师:决不让这一生空过
我们这一生在世间,要把死生大事看作第一桩大事,什么事情耽误无所谓,这个事情不能耽误。如果这一生误了,麻烦大了! 我们这一生如果错过,来生能得人身吗?靠不住。要想来生得人身,你这一生五戒十善要做到及格的 ...
2018-5-28 00:14
净空法师:修福,净土宗就用一句佛号
从前真正修行人,无论在家出家,所选择的道场,决定要有道。他在这个有道有学的道场里学戒,期限是五年,五年这个戒是什么?师父叫你怎么做,你就乖乖地怎么做,百分之百地服从,老老实实做五年。 五年里面修什么? ...
2018-5-28 00:13
净空法师:如何将念佛堂的功夫,落实到生活中
在念佛堂念佛,好比学生在课堂上课一样,如果离开了课堂,功课都丢了,这就不能有成就。真正会用功的人,真正会做学问的人,真正能够成就德行的人,功夫是不会间断的。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,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,相继 ...
2018-5-28 00:13
净空法师:出家要具足什么条件
首先,要明了出家的真实意义。一般人只懂得出世俗之家,以为到寺庙剃头、染衣,就是出家了。其实这只是一种形象的出家,而佛法着重的是实质的出家。何谓实质的家?烦恼是家,生死是家,轮回是家。佛教导我们,断烦恼 ...
2018-5-28 00:13
净空法师:念经好几年,烦恼习气仍在,往生也没把握怎么办 ... ...
功夫不得力的原因何在?佛教我们做的,没有做到;佛教我们不能做的,偏偏去做,结症就在此地。所以,儒家教导我们克念作圣,念是妄想、杂念,你能够克服妄想、杂念,你就是圣人。凡夫为何不能作圣人?就是克服不了妄 ...
2018-5-28 00:13
净空法师:如何在忙碌的环境当中增加定力
工作忙是我们的身体在劳碌,但工作再繁忙,心地依旧清净,一尘不染,这就是定力。要如何做到?必须要看破、要放下,要了解我们的生命非常短促,世间确实是浊恶之极,经上讲的五浊恶世,你能看到浊恶,对世间就没有留 ...
2018-5-28 00:13
净空法师:如何忏悔业障
无论过去、现前,我们都曾造过很多业,譬如,毁谤别人、侮辱别人,这是言语的造作,杀生是身体的造作,所谓身语意三业的造作。而忏悔不是在佛菩萨面前说出自己所有的过失,求佛菩萨原谅。章嘉大师说,忏悔真正的意义 ...
2018-5-28 00:13
净空法师:初学者要看哪些书籍
问:初学者可看哪些有关之书籍,以便能有次序的进入佛法中? 净空法师答:这个实在讲也是每个人根性不相同,但是大多数都是知识青年,最好是先对佛教广泛的了解,各宗各派的常识先知道,知道之后,就自己兴趣之所在 ...
2018-5-28 00:13
净空法师:什么时候只一句佛号,而经咒都不需要
问:老法师曾说经典、往生咒到时间都不要,就是一句阿弥陀佛。请问这是什么时候? 净空法师答:临终往生的时候,以及往生之后八个小时,或者是十个小时、十二个小时,这个时候就是一句佛号,其他的什么都不要。人在 ...
2018-5-28 00:13
净空法师:曾向老人借钱,但老人现已过世如何偿还呢
问:请教老法师,过去我们的经济条件不好,曾经向老人借钱。过了不久,当我们自己有能力偿还债务的时候,老人却又过世。我心里一直很过意不去,应该怎么做? 净空法师答:替他做功德,回向给他。做功德里面,第一桩 ...
2018-5-28 00:12
净空法师:不相信轮回,这对自己的伤害太大了
现在有很多人,你跟他讲六道轮回,他不相信,他要你拿证据给他看;你拿不出证据,他不相信有六道轮回。 这些人多半眼光短浅,只看眼前,不顾将来,不相信因果报应、不相信人有来世,这个麻烦大了! 美国有一个大学教 ...
2018-5-28 00:12
净空法师:如何得佛菩萨加持保佑
「离世间品,十种佛所摄持」,这个要说说,这是讲到诸佛加持,我们常讲求佛保佑,不学佛的人也有这个愿望。我们怎样求诸佛保佑?诸佛真正保佑我们,要为正法、要为众生,不要为自己;一念为自己,自己就会有灾难,就 ...
2018-5-28 00:10
净空法师:修福在于你的心量
我们做事,就是弘法利生,这个不是普通的慈善事业,修的是大福报,也要随缘,不能攀缘;稍有一点攀缘,我们心不清净,清净心失掉了,这个不得了!心不清净,纵然弘法利生,也是世间有漏的善法、也是有漏的福报,这一 ...
2018-5-28 00:09
净空法师:处事待人接物要和颜爱语
佛在经典里面教我们,处事待人接物,要和颜爱语。什么是和颜?古德说内无妄染,你的心里头没有妄念、没有污染,你表现在外面,自自然然温和,这就是和颜。 我们今天的容貌,表现得令人不敢接近,望之可畏、望之可厌 ...
2018-5-28 00:09
净空法师:念佛能消业障
我们六道凡夫,天天在造业,什么叫造业?给诸位说,起心动念就叫造业。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,分别执着打妄想,这都叫造业。 业有染净,觉悟之后,造的业叫做净业;不觉,造的业叫染业。染业里面又有善恶,恶业 ...
2018-5-28 00:09
净空法师:如何才有把握往生
往生有没有把握,并不是预知时至。蕅益大师在《阿弥陀经要解》里说:能否往生在信愿之有无,品位高下在念佛功夫之浅深。印光法师是西方大势至菩萨再来,他对于《要解》赞叹到了顶点,他说:即使是古佛再来,为《弥陀 ...
2018-5-28 00:09
何谓「还受生债」
问:何谓还受生债?有的师父专靠此做佛事,说欠阴债须诵《金刚经》,还说能转定业。我曾多次劝勉这位师父,但她很难接受,我应该怎么办? 净空法师答:你所说的受生债,大概是欠鬼的债,欠过去人的债。还债是好事情 ...
2018-5-27 01:39
佛教艺术应如何发展
问:听您讲经,谈到佛教艺术、音乐等。艺术和舞蹈是鱼和水的关系,中国中央台以播放少林武僧这种小型的舞剧,将舞蹈、武术、武僧的武功融为一体,搬上舞台与大众见面。请法师指教,今后二十一世纪,佛教艺术中的佛教 ...
2018-5-27 01:39
四众同修如何和睦相处
问:四众如何和睦相处? 净空法师答:四众同修要和睦相处、互助合作,当中一定要有规过劝善。人都有过失,自己不知道自己有过失,别人看到了要规劝。而规劝要在没有第三人的情况下,如果有人看到,他会难为情,不但 ...
2018-5-27 01:39
如何帮助儿童学佛
问:如何帮助儿童学佛? 净空法师答:儿童当中也有佛菩萨再来的,凡夫不认识。《华严经》上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就有两个小朋友:德生童子、有德童女;《法华经》上龙女八岁成佛,这都是诸佛菩萨示现的。 真正修学最好从 ...
2018-5-27 01:39
如何学习破四相
问:在生活当中,如何学习破四相? 净空法师答:学习破四相,就是学习不分别、不执著。从哪里学起?先学不执著,对什么事情,都不要去执著,知道一切相是假的,何必执著?常常念《金刚经》上四句偈:一切有为法,如 ...
2018-5-27 01:39
平时有念佛的人病危,是否能往生
问:一个平时念佛的人病危往生,是否能往生西方? 净空法师答:关键在自己的信愿。蕅益大师说:能否往生,决定在信愿之有无;品位高下,决定在念佛功夫之深浅。我们有真信切愿,必须把世间一切都放下;如果对世间还 ...
2018-5-27 01:39
结婚有家庭的人,如何断情执
问:结婚有家庭的人,如何断情执? 净空法师答:情最麻烦的是执,只要不执著就行了。在家也是菩萨,善财五十三参就是五十三位善知识,在家的占大多数,出家的只有五位。他们没有分别、执著,所以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 ...
2018-5-27 01:39
嗔恨心重经常发无明火是什么原因
问:有些人嗔恨心很重,经常无来由的发火,即无明火,请问这是什么原因?如何化解? 净空法师答:嗔恨心重,说明这个人的业障习气很重,很容易生嗔恚心,看人不顺眼,看事也不顺眼,这是他的业障。但是对真正修行人 ...
2018-5-27 01:39

相关分类

站内搜索|论坛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护持网站|关于本站|度生网

GMT+8, 2025-10-19 06:28 , Processed in 0.058736 second(s), 7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