度生网 网站首页 修行知识 查看内容

佛法与生活

2016-8-15 15:31| 发布者: admin| 查看: 899| 评论: 0|来自: 地藏孝亲网

摘要: 念佛得力得到大解脱 佛教是释迦牟尼佛对九法界众生的教育,禅宗、密宗和净土宗是佛陀教育的不同法门,所以佛教是教育,非宗教。入佛门无非是要开智慧。开智慧可以从觉门下手,但是唯有上根利智的人才办得到;开智慧 ...
念佛得力得到大解脱

‘佛教’是释迦牟尼佛对九法界众生的教育,禅宗、密宗和净土宗是佛陀教育的不同法门,所以佛教是教育,非宗教。入佛门无非是要开智慧。开智慧可以从觉门下手,但是唯有上根利智的人才办得到;开智慧亦可从正门下手,那就是由研究经典入门而开悟;若是走净土法门,那么便是由修清净心入门。我们净宗学会就是从净门入手,这个法门的修学方法,不必跟著某师父,也不需要一定有道场才能成就,只要听老师的教导,依法遵行就能成就。这次演讲,我将过去十年来如何离苦得乐的修学过程告诉各位,提供给各位同修作参考。

我的一生,尤其是青年与中年时期,身心饱受痛苦烦恼的折磨,如今得到大解脱,这完全是靠‘念佛’得力而来的。‘阿弥陀佛’每个人都会念,但是念佛要得力,烦恼才能解除,才能得到受用。我们日常居家处事,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,经经不同,烦恼也无奇不有。如果我们依法修行,那么生活上的言行举止以及待人处事,就能让四周的人喜乐安适,这样修学就成功了。更进一步,要离人间的苦痛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这才是我们修学净土宗的最终目标。

佛说一切众生皆具有如来智慧德相,但因妄想、分别、执著而不能证得。这也是我对佛教起信心的第一句话,我也用这句话来勉励诸位。一般人总是将佛看得高高在上,自己是如此渺小,感觉佛遥不可及。其实不然,任何众生都本具佛性,今天我们和佛不一样,就是因为有太多烦恼、分别和执著,一天到晚胡思乱想,佛性因此被蒙蔽了,才觉得人生过得好苦、好不自在。日常生活中,常常因为不明白对方的想法,产生误会与摩擦。佛法就是教我们如何过自在喜乐的生活。既然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,菩萨能,我们也能。《六祖坛经》云:‘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’,佛性是无所不知、无所不能,每个人本来都具备的,不必外求。佛是我们的老师,我们是佛的学生,是师生的关系,佛对我们好比母亲对独子一般,无怨无悔的爱护、教导我们。今天我们明白了佛陀教育是什么,看清人生就是自己的所做所为,宇宙就是自身周围的环境,人、事、物都包括在内,只要如理如法的修行,我们的生活自然就会圆满。

《六祖坛经》又说:‘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’,我们本来没有烦恼,所有的烦恼都是自找的。那么要如何用佛法来解脱无边的烦恼呢?首先要反观自照,《坛经》云:‘若真修道人,不见世间过’,不要一直去看别人的错误,你看人不顺眼,别人也一样看你不顺眼,修行人要经常自我检讨反省。一般人对事情都期待著有所回报,这就是凡夫痛苦的地方。那么,佛教我们如何做人呢?做人要忘掉自己,为别人服务,量力而为,能做多少就做多少,不要和别人比较,更不必觉得不如人,一切尽力就是圆满。尽力中一定要心存诚敬,行为中自然流露出诚恳和尊敬的态度,如果没有恭敬心,就不如理如法,容易让对方起误会。

过去我尚未入佛门前,对人生很悲观,一切看法都是灰暗的,人生的态度就是认命,尽职尽分做好该扮演的角色,甚至希望早日尽完义务早点解脱,但老实说,我从来没有自杀的念头,只觉得很苦闷、很无奈、有无力感。现在想想,这些都是当时错误的想法观念所造成的,大概是自己太感性,太爱胡思乱想,所以才如此痛苦,如果当时就能接触到佛法,什么事都解决了。大约在十年前,我遇到了好老师,从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观。在这之前,凡是有道场的地方,我都接触,不论是打佛七、做义工都去试,无非希望找到解脱烦恼的方法,结果都徒劳无功。

一经深入专修而不杂

很幸运的,我接触到净空法师的讲演,我和净空师父只是台上台下的师生关系,师父的教学都是引经据典,要我们专念一部《无量寿经》,每天念三遍,一年一千遍,三年三千遍,一天都不能断,还有日念佛号几千声,目的是要摄受我们的心。每个人每天都有许多琐碎杂事,让我们的心一直往外跑,不能安住,所以要靠念经的力量来求定,如此烦恼才会慢慢减少。听完净空法师的演讲后,我就提早退休,一门深入,专而不杂,一切都依教奉行,果真在三个月就有效果,烦恼显著的减少。

佛法要能应用在生活上才能得到真实利益,我们每天在工作中或是工作结束,一定要找时间修持,一切放下,不要常把陈年往事拿出来想,那些都是妄念,多想一遍就多造一次业。真正学佛后得到的好处,就是讨厌的人越看越喜欢,讨厌的事越做越顺心。当我们起了念头要讲话时,先看看对方的表情,想想这句话出口会不会伤到对方。学佛就是行菩萨道,如果我们起心动念都是为自己著想,那么私心太重,举止言行做人就不圆满。如果权力和名望看得太重,是很难修学佛法的。如果能处处为别人著想,自己的心胸也会越来越宽大,做任何事情都能够利他无我,待人处事的方法自然可以因人因事而有所变通,这就是智慧。

读经兼修戒定慧三学

学佛就是要把自身的佛性恢复。清净的自性要靠‘修德’才能显现,智慧自然现前,无论遇到顺境或逆境,就能有理性,不冲动,不会太高兴或太伤心,事情就会办得如理如法。佛在经典里,一直要我们看破、放下,除去妄想、分别、执著,因为这是痛苦造业的源头。修行离不开我们的生活,有些人常希望找个清静的山上修行,其实这只不过是想离开嘈杂的环境,但是说真话,身虽在山上而心仍挂念家中大小事务,这是行不通的。如果我们能独处,在家里待上几天而一点也不寂寞、不害怕,那我们就有功力了。读经的功力就是戒、定、慧三学同时修,这也是佛教的纲领。‘戒’就是要守规矩,也守住了心不起妄想,于是自然心安理得,就能得‘定’,有了‘定’我们读经才能明白经义,才能生慧。读经不要多,一部《无量寿经》努力读五年,佛号随时提起,一面细听净空师父讲经的带子。我今天能获得真实之利就是‘听话’,老实依照师父的教导去做。

佛说:‘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’,为什么我们说‘相’是虚妄的呢?人从出生到老,相貌一直在改变,夫妻的缘尽了,有一方就会先走。情和钱随时都有变化,不会永远一样的,如果事事抓紧不放,那就会很痛苦,也是烦恼的根源。既然不是真实的,那又何必太在意呢?这些‘相’都是因缘而起的,缘不同,相自然也不同,所以我们不要常去做比较分别,少欲才能知足。‘万法唯心造’,所以‘相’也是我们自己想出来的,如果不去执著六根接触的相,‘相’自然没有了,心也就清静,一切安然。现在小孩子拿刀杀人,不但不惭愧,还说很过瘾,这就是人的‘心’在改变,日趋迷、邪、染。

佛法要我们从服务众生作起,首先就要为父母亲服务,要孝顺。如何才算尽孝?当父母亲走时,我们能让他们安心地走,这个佛法可以做到,要靠我们好好修行,至少五年功夫,无论父母健在与否,或身处六道中那一道上,只要我们修行有成就,一样可以度脱他们,这才是至善圆满的孝道,才可报佛恩,报父母之恩。《影尘回忆录》上有一则公案,倓虚老和尚的好友,和倓老一起研读《楞严经》的刘文化,七年来他们一直虔诚研习《楞严经》,刘文化在一次梦境中,看到过去和他有生意过节,打官司败诉而自杀的债主,来请求他超度,过去他们所结的恶缘也因此解除;接著他过世的妻女也来到他梦中,踩著他的肩升天了。这就是修行的功力,真修行才能圆满的尽孝道。自心佛性的‘体’我们虽然感受不到,但是它的‘相’一旦现形起作用,它的能力与智慧无量无边。所以我深信只要能诚心念佛诵经,依教奉行,就能帮助我们的六亲眷属,以及一切众生,就是尽孝。

帮助植物人脱离苦难

我念佛修行也有一些亲身的体验,过去曾经帮助三位植物人脱离苦难。三年前有一个女孩在美国昏迷不醒,医生已经宣布没救了,我的方法就是握著她的手陪著她一起诚心念佛。当我们忆佛念佛时,阿弥陀佛就会来,这是阿弥陀佛他老人家发的愿。假如尚有阳寿的就会好起来,世缘尽了的也可以安详地走。于是我握著那位女孩子的手,附著她的耳朵,给她开示后,就请她与我一同念佛,我一边扳著她的手指一边念佛,大约念了六十声,然后请她的家人有空就陪著她念。我回台北两星期后接到通知,那女孩醒过来了。另一位是五岁的小弟弟,我去医院看他,同样方法,大约念了一百声佛号,当我正要离开病房时,他居然大叫一声:‘哎唷!我尿了!’。第三位是一位老太太,瘫痪昏迷在床好几年了,我用的方法也是一样,三个月后那位老太太安详地走了。她的家人说,在她临终前叫了声‘阿...’,大概在叫阿弥陀佛,原本老太太的四肢是蜷曲的,很害怕的样子,走时全身已松开并很慈祥。阿弥陀佛的愿力真不可思议。

各位同修,净宗是从净门入手,第一要清我们心中的妄想,一定要空出我们的心。学佛就是在修清净心,心清净烦恼自然减少,心量也会一直扩展开来,对任何事只有包容,没有怨言。这样专心修行,五年后我们就有能力去帮助临终者、有病痛或有苦难需要帮助的人,让他们也能早日离苦得乐,这也是一种‘孝’。修行得力自然能体会到人生的快乐美满,同时对人间的名闻利养、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等都会看得很淡,得失心和欲念减少就容易满足。佛法不全重理念,更重视行持,要深信因果,相信佛所讲的,大家不要再找借口,要真干,‘阿弥陀佛’是我们最好的补品良药。

台北/张秀葵

(转载自一九九八年八月‘慕西’第四十期)

相关阅读
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