度生网 网站首页 学佛之路 查看内容

著名古代文学家范仲淹与佛教的渊源

2016-8-19 11:51| 发布者: admin| 查看: 1185| 评论: 0|来自: 网络

摘要: 北宋名臣范仲淹先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,以其高尚的道德和伟大的人格,光耀千古,永为后世敬仰。他的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浩然正气,千百年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。他的名篇《岳阳楼记》和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, ...
北宋名臣范仲淹先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,以其高尚的道德和伟大的人格,光耀千古,永为后世敬仰。他的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浩然正气,千百年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。他的名篇《岳阳楼记》和那句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名言,被后人千古传诵。

范仲淹先生(989—1052年),字希文,江苏吴县人,卒谥文正,追封楚国公。先生幼孤家贫,即胸怀大志,以天下为己任。他曾遇到一位相士,问道:“你看我以后能做宰相吗?”相士说:“小小年纪,口气不小。”范仲淹又说:“那你看我能否做医生?”相士惊讶地说:“怎么相差那么大?”范仲淹回答说:“唯有良相与良医可以救人。”相士赞叹道:“君仁心如此,真宰相也!”先生年少时在山东长白山礼泉寺勤苦读书,每日煮粥两升,冷却后切为四块,撒上盐和菜末,早晚各食两块,以此果腹。后来,先生游学于河南应天府书院,“五年之中未曾解衣就枕,起居饮食人所不堪,而仲淹不苦也。” 范仲淹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(1015年),考取进士,从此步入仕途,逐步实现他救国救民的伟大抱负。人们对先生一生的事迹颇为熟悉,而对他与佛教的渊源可能不甚了解。

范仲淹先生自始崇信佛法,与佛教颇有渊源。起初,先生在礼泉寺读书时,偶然间发现寺中地窖内藏有金子,先生虽然家贫,却不动声色,覆之不取。等到后来贵显时,才对僧人言及此事,取金修寺。先生之高尚品格,犹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,此时已自与众不同。

先生事亲至孝,母亲去世后,请僧人诵经,孝心感应观世音菩萨助念。藉菩萨之力,母亲得以超升天界。

范仲淹先生一生莅任所到之地,必造寺度僧,兴崇三宝。晚年时曾舍宅为寺,名为天平寺,并延请浮山法远禅师住持。先生留心佛典,诵《金刚经》“辄有冥契”。值得一提的是,据《角虎集》记载,先生“常修净业,以养圣胎”。

庆历初年,先生奉命宣抚河东,于旅途间,得故经一卷,名曰《十六阿罗汉因果识见颂》。内容乃是诸阿罗汉诵佛所说善恶因果,识心达本之法(因者,因缘;果者,果报;识者,诸自本心;见者,见其本性)。先生阅读过后,法喜充满,特作序赞叹,流通于世。先生在序文中写道:

“余尝览释教大藏经,究诸善之理。见诸佛菩萨,施广大慈悲力,启利益方便门。大自天地山河,细及昆虫草木,种种善谕,开悟迷途。奈何业结障蔽深高,著恶昧善者多,见性识心者少。故佛佛留训,祖祖垂言,以济群生,以成大愿。”足见先生是深知佛家真谛的。他的两句名言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和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,先生还说过“以万灵为心,以万物为体”、“进则尽忧国忧民之诚,退则处乐天乐道之分”,先生“不以己欲为欲,而以众心为心”、“爱持众同,乐与人共”,这些可以说都是菩萨境界,深获佛法之益。先生善写诗文,从他的名篇《岳阳楼记》可见一斑。从他的诗文来看,颇有与佛法相通之处。而且他已经开始从佛法中汲取营养,壮大儒学。

范仲淹先生一如历代士大夫一样,喜与佛门高僧大德交游。先生曾问道于琅玡慧觉禅师,且有偈赠予禅师:“连朝共话释疑团,岂谓浮生半日闲。直欲与师闲到老,尽取识性入玄关。”宋仁宗景祐四年,范仲淹出守鄱阳,仰慕古禅师道风,多次拜访问道。古禅师曾寄偈相勉:“丈夫各负冲天气,莫认虚名污自身。撒手直须千圣外,纤尘不尽眼中翳。”先生还与圆悟禅师相善,并且勉其参方行脚。圆悟禅师在先生的劝勉下,遍参诸方,卒成大器。

先生还曾屡次为文表赞佛门高德。仁宗皇祐元年,天竺山日观庵善升禅师入寂,先生为其撰写塔记,表彰德行。浮山法远禅师,曾住持天平寺,入寂后,先生为其撰写碑铭。在碑铭中,先生赞道:

“呜呼远公,释子之雄。禅林甘泽,法海真龙。寿龄有限,慧命无穷。寒岩脊骨,千载清风。”

先生曾与起居舍人尹洙为莫逆之交,尹洙临终之日,先以书信与先生告别,先生速来看望,恸哭不已。尹洙忽然又睁开眼说道:“已与公别,何用复来?且死生常理,希文岂不晓乎?”说完后端坐而逝。

先生得到众多良师益友警醒与提携,道业日进,深得佛法实益。纵观范仲淹先生的一生,确实始终是立身行道,真正践履了儒家“兼济天下”和佛家“无缘大慈、同体大悲”的精神,令人钦佩不已。先生为官则勤政爱民、奖掖人才,居乡则自奉俭约、乐善好施。修水利、举人才、置义田、兴义学、济贫困,先生一生的善行义举,不胜枚举。

庆历年间,范仲淹先生为革除弊政、为民造福,提出了“明黜陟、抑侥幸、精贡举、择官长、均公田、厚农桑、修武备、减徭役、推恩信、重命令”十项改革措施,即为著名的“庆历新政”。在整顿吏治时,对于调查属实的赃官与庸官,先生毫不留情一笔勾掉。富弼对他说:“一笔勾之甚易,但恐一家哭矣!”先生正色回答说:“一家哭,何如一路哭耶?”先生到哪里做官,必会把福气带到哪里。先生在泰州任西溪盐仓监时,力排众议,主持修建了一道海防,后人称之为“范公堤”。堤防修成后,万民感激先生的恩德,以至于当地许多百姓都改姓了“范”。后来,范仲淹先生出守苏州时,正赶上苏州发大水,他一到任,就组织民众疏通五条河渠,引太湖水入海,又大修水利。

为了实现赡养宗族的心愿,先生在家乡兴置义田。“于苏州吴、长两县置田十余顷,其所得租米,自远祖以下诸房计其口数供给衣食及婚嫁丧葬之用,谓之义庄。”先生自幼虽未得到族人的帮助,却以宽广胸怀而自觉自愿,先生曾说:“若独享富贵二不恤宗族,异日何以见祖宗于地下,今何颜入家庙乎?”范氏后人继承了兴办义庄的传统,到清朝时,义庄已达八千亩。

有一次,先生在苏州购得一处叫“南园”的地方,已盖好房子,准备入住。一位风水先生说居于此地“必踵出公卿”。先生说:“吾家有其贵,孰若天下之士咸受教育于此,贵将无已焉。”于是舍宅为义学,即是后来的苏州府学。果然,府学也真是人才辈出,仅北宋一代,就为国家培养了486 名进士。

范仲淹先生虽身居高位,俸禄丰厚,居家却极为节俭惜福,一如贫士。“食不重肉,衣不重裘,妻子衣食仅能自充”。先生家中从来不留余财,所有的钱财,一概拿出去布施穷困。以至于先生去世时,居然“身无以为殓,子无以为丧”!先生之慈悲喜舍,一至于此!我们对先生的崇敬之心,非言语所能表达。

范仲淹先生于宋仁宗皇祐四年(1052年)逝世,享年63 岁。据《角虎集》记载,临终之日,先生对家人说到:“吾昨夜梦池中莲花皆作金色,即当随师西去矣。”先生去世之日,“四方闻者,皆为叹息”,民间各地都建立祠堂,画像供奉。上至官员,下至百姓,无不如丧考妣,悲泣哀号。

《易经》曰:“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。”范仲淹先生的无量功德,也结出了累累硕果。先生的四个儿子,都官高爵显。特别是次子范纯仁,更是做到了宰相之位,且有乃父遗风。千百年来,范仲淹先生的后人,昌盛无比,贤良辈出。自北宋自清末,范家共出了七十二位宰相!

范仲淹先生于国家、社会、宗族,乃至于佛之正法,均遗泽甚深。同为北宋名臣的韩琦称赞他“前不愧于古人,后可师于来哲”。范文正公的嘉言懿行和高风亮节,将永垂后世,万古流芳。

文/王继浩

相关阅读